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一味丹參散,功同四物湯

丹參茶
丹參茶

台灣冬季北風呼呼地吹,身體的末梢就跟溫度計一樣,偵測到低溫後,馬上變成冰棒;是不是每到冬季,就覺得手腳冰冷呢?明明覺得身體很健康,就是覺得身體循環不好嗎?

丹參在《婦人明理論》有「一味丹參散,功同四物湯」之說。除了能暢通心血管外,補血功能也是被記載的。

對女性是一味良藥以外,對於工作壓力大的男性朋友們,也是很好的聖品,能夠涼血活血,輕鬆甩開鬱悶的心理壓力,再透過黃耆的特性,補足元氣,讓整個懶懶的秋冬季,都精神了起來。

丹參茶

草本成分:丹參、黃耆、甘草、茵陳、麥冬。

丹參

【性味歸經】苦,微寒。歸心、肝經。

【功效】活血調經,涼血消癰,安神。

黃耆

【性味歸經】甘、溫,入脾、肺經。

【功效】固表止汗、補氣利尿、托毒斂瘡、消腫。

茵陳

【性味歸經】苦,微寒。歸脾、胃、肝、膽經。

【功效】養肝、清利濕熱,利膽退黃。

麥冬

【性味歸經】甘、微苦,微寒。歸心、肺、胃經。

【功效】養陰潤肺、益胃生津、清心除煩。

食用小提醒:

1. 出血性疾病慎服。

2. 婦女經期與懷孕期間避免使用丹蔘。

3. 使用丹蔘,應避免同時使用含阿斯匹靈和其他抗凝血的藥物。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保健茶怎麼喝?

疫情情勢洶洶,想分享保健茶給全家人一起喝,我應該怎麼泡:保溫瓶悶泡法:

🍵一人獨享:1包茶包使用熱開水350-500毫升,悶泡20-30分鐘,即可飲用,可以回沖2次。(泡太多次,只剩下味道,沒什麼營養了)

🍵全家人一起喝:一次放入3包(大概三人份)包茶包,使用2500-3000毫升清水煮滾後,小火煮30分鐘。即可飲用,如果鍋子很小,可以煮成濃縮的,在對水稀釋來了。

⚠️這是養生茶,不是藥,所以不用抓的很精準,當茶水喝就好。(如果需要客製化大份量的,可以私訊特製)

🍵電鍋煮法:(1人份)外鍋兩杯水。內鍋:1包配1000-1500毫升的水。

⚠️ 原則上1人1天一包。⚠️

如果覺得身體微恙,一天可以泡2-3包(泡濃縮的)自己酌量增加(水抓1500-2000毫升)即可。

⚠️這是養生茶,不是藥,所以不用抓的很精準,當茶水喝就好。

🤯Q&A:

Q1:請問保健茶可以用冷泡嗎?

A:不建議,材料的營養不容易被釋放出來,可以熱泡以後,在降溫服用。

Q2:請問保健茶可以喝冰的嗎?

A:養生茶的目的就是在強化我們的體質,冰冷的東西吃多了,會弱化我們腸胃的功能,也容易造成濕氣的滯留,反而增加身體的負擔,所以不建議喝冰的。

Q3:天氣太熱,我真的沒辦法喝熱飲怎麼辦?

A:可以泡好以後,倒出來降溫,常溫飲用完全沒問題。

Q4:泡好以後,發現忘記喝,可是倒掉很可惜怎麼辦?

A:還是當天喝完最好。下下策在冷藏,但是隔日飲用時,一定要再加熱飲用。

Q5:請問,茶包泡好以後,要撈起來嗎?

A:因為保健茶屬於草本茶,所以不含咖啡因,浸泡久了也不用擔心釋出單寧酸,茶包袋選用符合SGS檢驗的,日本多孔質紙過濾袋,耐煮耐熱,不用擔心。

Q6:保健茶 #孕婦#產婦#生理期#小孩子 可以喝嗎?

A:可以喝唷!小孩建議2歲以上。

Q7:請問小小孩也是一天一包的份量嗎?

A:是的,不過小小孩一天最多就是一包。成人可以1-3包唷!若有操作上的問題,可以來訊詢問。

#漢方#養生茶#養身茶#草本#免疫系統#保健

#安康#防禦#防護#茶包#防疫#保持安全距離#宅在家#宅起來養生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抗疫大作戰-從增強抵抗力開始

保健茶

抗疫大作戰- #保健茶 喝起來除了戴口罩,勤洗手以外自體的免疫系統,是絕對的抗病根本。

保健茶是我們第一支公開的 #養生茶 ,今年也已經12歲了,會分享出來,也是應病人需求,因為人們容易因為時氣的變化,而出現身體健康的問題,所以平常喝,可利於自體免疫的平衡。

這配方也是由我們 #老藥師 研發出來的。就是用來養護我們的上呼吸道,提升自體免疫力的茶飲。

防疫期間,少出門,多洗手。在家自己泡茶,全家大小都可以一起喝唷!(孕婦有可以安全飲用)

保健茶-草本成分:金銀花、菊花、甘草、麥冬、升麻、粉葛、桔梗等多種草本材料

網路下單:https://blog.jengan.tw/product/保健茶/

#預防感染#增強抵抗力#抗發炎#感冒#酷酷嗽#免疫系統#鼻炎#過敏#病毒#防禦#清熱解毒#風熱症狀#呼吸道養護#清肺熱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春季養肝-養生茶

杞菊茶

春季養肝(木),上回分享的,把肝養好,我們就會有一對水靈的雙眼。

小編推薦大家 #杞菊茶。菊花一直是四季泡茶的首選,那天客人來訪,拿了菊花以後詢問了我們,好像還有一種比較黃的菊花,跟白菊茶在哪呀?

菊花,在護眼茶飲中則是扮演「輔助」的角色。枸杞性味偏溫,與性味偏涼的菊花搭在一起,正好有中和的效果。另外,菊花擅治風熱之疾,有助緩解因風熱病所引起的眼睛不適,例如:眼睛疲勞、乾、澀、癢、發炎、紅腫、結膜炎或流眼油等。想要保養眼睛,枸杞和菊花是絕配,適合絕大多數長期用眼、容易眼睛乾澀或流眼油的人泡來飲用。但,還有一個問題是:菊花品種多、顏色有白有黃又有粉,哪一種比較好呢?

1.杭菊:多是白色,性質偏涼且帶有辛味,主要作用是平肝明目,適合一般人使用。

2.貢菊:多為黃色,性質偏涼且帶有辛味,主要作用是疏風清熱,適合有輕微感冒、結膜炎等風熱症狀的人使用。

3.野菊:顏色混雜,非純白或純黃,性味苦寒,臨床多用於治療皮膚長瘡有膿的風熱症患者,或者當作解毒之藥。

#眼白發黃#菊花#枸杞#乾眼症#眼睛酸澀#眼睛紅#台灣銅鑼杭白菊#生機枸杞#眼壓高#眼睛血絲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覺得自己一直很累,是不是「氣虛」?

東方民族,一直都很重視養生,除了日常的保健食品外,食療也是我們經常用來代替藥品,用以調節身體機能的一個方式,但是我們常常補錯地方,不僅問題沒解決,還因此越補越大洞,我真的好想知道,自己的問題出在哪了?

現代人們開始重視預防醫學,若稍微了解中醫藥的養生保健,就不難發現,很多觀念,都是要我們做好日常的養護,以免積勞成疾。這次我們先針對單純的「虛症」來分享。

(若本身症狀複雜,請在詢問醫生後,才服用保健養生品)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虛虛累累的,但是到底虛在哪邊,又搞不清楚。

在中醫裡面,也有四大名補,聽人家說要補心、補肺、補脾、補腎,到底我應該補哪個?還是根本不需要補?這邊我們透過表格,簡單的分類說明,這樣大家也能透過觀察,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。最終找到自己的弱點,才能補得其所。

#補氣茶飲#黃耆茶#丹參茶#杜仲茶#元氣茶#生脈飲#黑豆水#桂圓紅棗茶#養生茶#漢方茶#草本茶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泰山磐石散 安胎 備孕的好選擇

泰山磐石散

今天客人拿了一張藥單來抓藥,看了一下內容,竟然是好久不見的「泰山磐石散」,好奇的問了一下男客人,這是要給孕婦喝的嗎?好久沒看人拿這方子來抓藥了,客人答:「是呀!中醫開的,要我們來抓藥。」還邊討論男生是否也能喝。這個方子出處為《古今醫統大全》,在《景岳全書》易名泰山磐石散,主要功能為「益氣健脾,養血安胎」。諸藥相伍,氣血兩補,肝脾腎同調,以保胎元,於是,氣血旺盛,沖任安固,胎元得保。用於妊娠氣血兩虛之胎動不安,猶穩如泰山,堅如磐石,故名「泰山磐石散」,光聽到名字,是不是就給懷孕初期的女性朋友們,安了一個很大的心!

平常運用於先兆流產,或習慣性流產屬於氣血虛弱,胎元不固者,或著準備懷孕的女性朋友也是可以拿來保養。大家一定很困惑,平常我們最常聽到的安胎飲,好像都是「十三味」或著「十三太保方」兩種又有「保產無憂方」之稱,而現今很多中醫藥的臨床應用分享,更認為「保產無憂方」是臨產保胎順產方劑,安胎作用不如順產明顯,所以孕婦不宜過早服用,最多只能在懷胎六七月以後才開始服用。有興趣深入了解的朋友,可以參考一下:

保產無憂方延伸閱讀:https://wd.vghtpe.gov.tw/ctm/Fpage.action?muid=1025&fid=499

因為很久沒出場的藥方,讓我們想起了沒有安胎針的時代,女性朋友們都是怎麼安胎的,就藉此機會,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方劑,下回或許您手中的藥單內容,就剛好是這帖藥唷!

《泰山磐石散》方劑組成:人參、黃耆、續斷、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白朮、熟地、砂仁、炙草、黃芩、糯米。

參考資料:臺北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部泰山磐石飲:http://big5.wiki8.com/taishanpanshisan_85360/

好文閱讀:https://www.yifood.com.tw/articles/13

#安胎#13味#12味#保產無憂方#泰山磐石散#孕婦#懷孕#正安藥房#婦女#養胎#十三太保方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麥芽茶

很多哺乳的媽媽,聽到「麥芽」就聞之色變,但是其實好好利用麥芽的特性,對於漲奶或著石頭奶的媽媽們,反而會是一個助力唷!

大麥芽(麥芽)

【性味歸經】

甘,平。歸脾、胃、肝經。

【功效】

消食健胃,回乳消脹。

【主治】

用於米麵薯芋食滯證。本品能促進澱粉性食物的消化。可與山楂、神麴、雞內金等同用。若治小兒乳食停滯,單用本品煎服或研末服有效。若治脾虛食少,食後飽脹,可與白朮、陳皮等同用。

用於斷乳乳房脹痛。單用生麥芽或炒麥芽120g,或生、炒麥芽各60g煎服有效。

此外,本品兼能疏肝解鬱,用於肝氣鬱滯或肝胃不和之脅痛、脘腹痛等,可與其他疏肝理氣藥同用。

而麥芽要有效果,一定要選用「大麥芽」。藥用的,則需將麥粒用水浸泡後,保持適宜溫、濕度,待幼芽長0.5cm時,乾燥。藥材以色黃、粒大、有胚芽者為佳。

炒麥芽是將生麥芽放置鍋中,炒製深黃色而成。而中藥有個妙處,同一味藥,多跟少的用量,會得出不同的效果。

・小劑量的麥芽,具有消食開胃跟發奶的作用(10-15g)

・大劑量的麥芽,則耗氣散血幫助退奶(60g)

所以,被石頭奶給搞到崩潰的哺乳媽媽,其實可以在這個時候,喝一些麥芽茶,稍微讓過剩的奶水消退一些,等到熟練了擠乳的方法後,在開始追奶,也是一個很棒的方法。因為就算喝了麥芽茶,也不會瞬間無奶,等到媽媽們想給寶寶斷奶,靠著麥芽茶的效用,也是需要連續幾天飲用麥芽茶,乳汁才會漸漸地消失唷!

而沒有斷奶需求的人,也可以在平常喝麥芽茶,對於壓力大而造成脾胃傷害的人來說,會是一個很棒的保健方式唷!

炒麥芽影片: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什麼人可以喝生化湯?

很多女性朋友,只知道產後可以喝生化湯,卻不知道月經失調時,也是可以喝生化湯調經,不過要在什麼時機下飲用呢?而產婦如果要喝生化湯,又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服用?要喝多少帖呢?

—— 什麼人可以喝生化湯 ——

・經期來的女性

生化湯的功效生化湯是婦女產後常用的方劑,顧名思義是說它能生新血、化瘀血。藥方的組成是當歸、川芎、桃仁、炮姜、炙甘草這5味基本組成,具有化瘀生新、溫經止痛的作用;除了這5味藥材,中醫師會依據產婦不同的表現與症狀,而給予藥味與藥量的調整,以達到最好的調理效果。根據現代藥理研究,生化湯有促進乳汁分泌、促進子宮收縮、幫助子宮復舊、鎮痙止痛、安神、消炎預防感染、袪瘀血等作用。能夠主治產後瘀血腹痛、惡露不行、小腹冷痛,研究證實,它對防治產科毛病頗有功效。

・月經失調者,怎麼喝?

一般是在月經來的第一天開始,一日一帖,連續服用三天就好。一般經痛、內膜異位或肌腺瘤患者,除非有月經失調情況(即月經來血塊排出不暢引起下腹疼痛,或是經常淋漓出血多日不乾淨),否則比較少考慮生化湯。

・產後的婦女

產婦何時喝?喝幾天?生化湯在服用時間的長短上,也要依婦女體質差異和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:1.自然產的產婦:可以在產後第3天開始喝,一天一帖,喝7~14天。2.剖腹產的產婦:一般在產後第5~7天排氣後,一天一帖,喝5~7天。

・不可以喝生化湯的產婦

如果產婦有產後子宮異常出血、胎盤植入、嚴重腹痛、剖腹傷口疼痛發燒、子宮發炎、惡露黏稠且味道不佳、嚴重感冒等症狀,則不可以服用生化湯,這是需要絕對注意的地方。

月子藥膳主打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eng.anTW/photos/a.472635226227506/1093300580827631/?type=3

內文節錄自:https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-detail?id=646

生化湯延伸閱讀:http://www.drchen.com.tw/beautyhealth/a085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夏天喝點酸的,把氣拉回來!

Processed with Rookie Cam

天氣熱,總是讓人心浮氣躁,在中醫理論中,「心」屬火,夏天很多人都會大量出汗,或多或少都會燒到心臟的氣,出汗過多容易引起心氣的虧虛。

夏天想要養心,可以使用「生脈飲」,除了補氣以外,還因為五味子的酸,收斂汗水,若喜歡以飲料的人,可以用烏梅、山楂、甘草、冰糖等煮「烏梅湯」,能幫助恢復心氣,提升心臟功能。

若是因為夏日汗出過多導致心氣虛弱時,建議不要過食甜食,甜食以及冰冷的含糖飲料,反而會阻礙心氣的恢復,更容易引發心臟病變。再者,夏日也是濕熱的季節,容易引發脾氣運行不順暢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等來養護脾胃,六君子湯針對補脾虛專一性很強,若是發現自己口渴多汗,心跳感覺比較弱,可以適量喝烏梅湯來強心, 因為心與脾為母子關係,平時也可適量喝四神湯來健脾,只要脾氣實,心氣就會壯,對於養心也有一定的幫助唷!

怎麼煮:https://youtu.be/gyaScY9HiHE

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生脈飲

Processed with Rookie Cam

🌞每到夏天,抓「生脈飲」的客人就會變多,主要的原因,就是因為夏天的暑熱耗氣,而大量的流汗,容易造成我們氣脈的耗弱。

生脈飲的成份很單純,就只有三味藥: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。人參可補元氣,麥冬滋陰潤燥,五味子收斂止汗且酸味可生津,三者搭配,非常適合氣陰兩虛、感覺疲累、有氣無力、嗜睡、舌苔乾燥、水分不足的人飲用。

不過,要特別注意的是,要挑對人參,才不會補過頭反而火氣大。人參分為紅參、白參兩大類,取決於人參採收之後的處理方式。紅參要先蒸煮再曬乾,而白參則是直接曬乾;高麗參屬於紅參,而粉光參、花旗參、吧參則屬於白參。中醫師程惠政建議,夏天煮生脈飲時宜用白參涼補,喝了才不會火氣大、口乾舌燥,不過若體質本身比較虛寒的人,就會建議使用溫補性質的紅參。

人參的挑選,可以依照個人的體質需求調整:
西洋參(涼補)👍店長推薦🎉
黨參(平補)
石柱參(溫補+)
東洋參(溫補++)👍店長推薦🎉
高麗人參(溫補+++)

🌟全台中藥房都可以買的到唷!

延伸閱讀:
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2678